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张爱玲的苍凉意识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4 15:05:5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张爱玲的苍凉意识 (需要:2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952 论张爱玲的苍凉意识 [摘 要]文艺作品中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追求,成为作者在作品中留下的个人“印记”,在张爱玲小说中最为明显的,也是最为主要的“印记”便是一种苍凉的意识,透过文字表面直逼读者的内心。张爱玲小说以都市民间意识解构五四新文化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文章试图通过对张爱玲具体作品读解分析张爱玲苍凉意识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苍凉意识背后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文艺作品中作者的“印记”的探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艺术追求,对具体的艺术创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张爱玲 苍凉 印记 孤独 张爱玲在文章中曾经写道:“时代的车轰轰的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能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寻找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每个人都是孤独。”(《余烬录》)这段话贯穿在张爱玲所有的小说中,我们就像冰冷的看客,窥视别人冰冷的生活的同时也消融在这样的生活之中,没有过去,没有将来,无止尽的循环往复下去。在张爱玲的笔下,现代城市里充满着人性扭曲和心理变态的人们,他们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不只是在生活的表层,也深入到人性中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在现代社会里自私与空虚,虚无与惶惑似乎注定成为一个发生太多变化的时代情绪,既是张爱玲所说的“更大的破坏还要到来的时代”,这就是张爱玲语言的苍凉末世,她用她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无法挽救的并且继续沦落的苍凉世界。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