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杜丽娘的爱情观之我见

杜丽娘的爱情观之我见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4 11:48:24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杜丽娘的爱情观之我见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6443
杜丽娘的爱情观之我见
[摘要]  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它体现了那个历史阶段中国古典戏曲新的审美取向。这种爱情观是对人性及人生基本权利的强烈追求,是一种人生本能的觉醒,也是一种对程朱理学的彻底否定。与崔莺莺、林黛玉相比,杜丽娘的爱情观追求人性,要求个性解放。同时,她的爱情观的形成是明中叶以来启蒙美学思潮的产物,作家汤显祖勇于提出以“情”抗“理”,使杜丽娘形象给理学重压之下的人们一线光明与希望,给人们以鼓舞的力量,因此,杜丽娘的爱情动人心弦。
[关键词]   爱情观  新的审美取向  觉醒  个性解放  美学思潮的启蒙
曾有人断言:“只要有人类存在,爱情就是永恒的文学主题。”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爱情占平凡而重大的地位。尽管一些作品都描写了爱情,但风格不一,内容有别,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其中的杰作之一。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了杜丽娘的动人形象,但对于杜丽娘的爱情观,自其问世以来,仍是众说纷纭。其中又以下面两种说法最具代表性:1、反对包办婚姻。2、以死来追求爱情。我们认为,如果是这样,杜丽娘的爱情就体现不出时代的新特点。因为在此之前,《西厢记》早已描写了反对包办婚姻,而《孔雀东南飞》则早已表现了以死相爱。以此推理,《牡丹亭》的出现在社会上就不会引起那么大的震动。事实恰恰相反,尽管《牡丹亭》和《西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粗析赵树理40年代作品中的大众化.. 下一篇三国演义和三国戏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