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美学价值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3 17:46:56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美学价值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743 论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美学价值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团圆悲剧的分析,指出大团圆结局的美学价值在于:一、体现了伦理情感的和谐美;二、体现了理想和现实的朴素统一;三、体现了悲壮、崇高的审美倾向。 [关键词] 大团圆 和谐 理想和现实 悲壮 崇高 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一直是文艺美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五四”时期,鲁迅、胡适等文人学者曾从民族精神、社会历史特点和民族文化心理出发,提出大团圆结局既是民族中的消极现象,又是专制统治者钳制人民思想压抑人性的结果,它使人的审美心理从现实性走向理想性。显然,他们对大团圆结局力持否定的态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传统文化重新审视,曾有学者从我们民族的艺术个性特点和审美趣味出发,指出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是区别于西方悲剧的重要特点而非弱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有学者从文化角度着眼,指出“大团圆”并非中国悲剧的主流,但对于这类悲剧的平民化特色却毫不含糊地予以肯定。笔者倾向于后者观点,愿在此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若干思考,也就中国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审美价值问题,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大团圆结局体现了伦理情感的和谐美 1、悲喜相间 (1)从审美情感角度来看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和谐即美,美即悲。钱钟书曾在《管锥篇》中以充足的论据对此作了深入的阐发。他说:“奏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读诗至美妙处,真泪方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