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情感悲剧的成因

浅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情感悲剧的成因
上传会员: d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3 17:25:1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1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情感悲剧的成因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7224
浅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情感悲剧的成因
[摘要]张爱玲用一支深满华彩的笔,直指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习俗。她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都在泥泞的生活中挣扎、反抗,最后难逃一个苍凉破败的结局。看到这里,不禁开始思索:什么原因使张爱玲笔下的人物,特别是女性人物一步一步不由自主的走向了悲剧,是社会?是人物本身?本文试图从各个角度,以《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为典型来阐释构成女性情感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情感悲剧 传统观念 虚荣心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唱、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句话揭示了长久以来,人类生存的问题,以物质生活资料的解决为前提。女人的命运需要自己去把握,不能单纯的依靠男性,女人只有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格上获得平等的权利与地位才能在本质意义上赢得社会的尊重与男人的爱。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封建意识与现代思想这两种相冲的东西在他们身上结合,产生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后果。一场倾城之恋以一个城市的悲剧而成全的,以悲剧而成全的人生之爱是更深刻,所以我认为造成女性情感悲剧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基础不独立是造成悲剧的基本原因
我们不能不否认张爱玲在关注她笔下的人物时,首先是从生存的需求上加以考虑的,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女人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们也对生存充满了恐惧,没有经济的独立就不会有幸福的爱情。《倾城之恋》叙说的这部家庭式的故事里的白流苏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下一篇浅谈《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