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析《镜花缘》的域外文化观 |
 |
上传会员: |
d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3 12:08:29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析《镜花缘》的域外文化观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729 试析《镜花缘》的域外文化观
[摘 要]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述《镜花缘》的域外文化观。一、对域外习俗、文化的描写。二、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来看域外。从对域外人在称呼上的歧视,对外国人长相的夸大与变形、对域外精神方面的批判与讽刺三方面来看。三、域外是作者的理想寄托。在文章的最后,主要小议出现这种域外文化观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中国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与外交政策有关;作者海外缺乏真实的体验,与中国儒、道、释相结合的文化有关;与中国的本土意识有关。 [关键词] 域外 文化观 探析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已很频繁。当时描写域外的著名小说大致有以下几篇:《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镜花缘》等。在这些小说中,有对外国民俗、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客观描写,但主要是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描写,本文对小说《镜花缘》的域外文化观谈谈浅薄的看法。 一、域外风俗、文化的描写 作者从风俗习俗等角度描述了海外文化,使我们对海外有一定的了解。循着作者的构思,我们不难发现:君子国道德完满;女儿国制度合理;而歧舌国和黑齿国则达到了儒雅斯文的最高境界。在《镜花缘》里,有一个歧舌国,那里的人舌头长得很特别,舌尖分成两瓣儿,象一把剪子,所有的国民生来就嘴巧舌能,不管什么声音都能模仿,并且惟妙惟肖。当时流传着两句话:“若临歧舌不知韵,如入宝山空手回。”[引自李汝珍,《镜花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二十八回]但歧舌国有法律,严禁音韵学外传。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