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3 09:37:26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247
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摘要]语文素质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注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页]《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单纯是传授语文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从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培养。                       
[关键词]语文素质 文明素养 创新能力
语文素质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原大纲中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表述: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句话在《课程标准》里改成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虽然只是将“语言文字”改成“语文”,但其内涵不一样了。“语言文字”主要是就这一套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而言的,“语文”就不同了。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上述目标体现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细化。下面我就语文素质的提高和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和做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思想 下一篇论苏武精神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