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谈鲁迅的“精神观”

浅谈鲁迅的“精神观”
上传会员: yuy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2 22:01:13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谈鲁迅的“精神观”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520
浅谈鲁迅的“精神观”
[摘 要]鲁迅作为一个现代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观体现在 :一 是强调人格的作用,它的价值范畴就是“修身”;二是强调思想的历史功能;三是强调心对修身的决定作用,及其人格和心性的可塑性和人格塑造与心性养成的极端重要性。鲁迅一生的追求目标就是通过改造人的思想——人心来实现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步,并且坚信人心是可以改变的。这一观点在《 阿Q正传》中有了近乎完美的体现。
[关键词]精神观  “精神胜利法”  精神第一主义

中国整个20世纪的文化选择,就总体而言,都表现出对西方各种势力的侵入与挑战的回应,这种回应是建立在民族立场上的,其目标是振兴中国,这个目标是本世纪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如果将实现这一目标看作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精英们的思考虽因时代而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从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入手,即国人的思想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我们姑且将这一主张称为“精神观”。
    我们知道,鲁迅能够成为作家,来自于他的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那就是他在1906年的弃医从文。鲁迅为什么突然弃医从文?人们常常把《(呐喊)自序》中鲁迅的一段自述作为依据。用鲁迅自己的话说,从那一次以后就放弃了学医的理想,到了东京搞文艺运动去了。然而,当我们仔细考察鲁迅“从医”,还是“从文”的理由时,就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他也曾鼓吹过科学,然而他对科学的价值认同并不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谈历史题材记叙文的写作 下一篇浅谈三曹诗歌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