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水浒传》中潘金莲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21:34:5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水浒传》中潘金莲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359 《水浒传》中潘金莲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摘要] 《水浒》中对潘金莲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为了衬托英雄武松的高大。由于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潘金莲的艺术形象,“荡妇”与英雄好汉们就一同流传至今。潘金莲是罪有应得,但在今天的文艺论坛,就“妇女解放”这一论题,就不乏有人为她鸣冤昭雪。潘金莲无疑是旧时代的牺牲品,是封建制度下下层妇女被辱没和残余个性的一个典型。 [关键词] 潘金莲 人物形象 女性 生存状态
由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整理加工、修改、补充而成为长篇历史小说的《水浒全传》(以下简称《水浒》)可谓家喻户晓;小说塑造的一百零八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好汉几百年来不仅在民间“街谈巷语”,且反映在说书演唱、戏剧绘画诸种文艺形式中,更是脍灸人口。《水浒》中对潘金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在今天的文艺论坛,与“妇女解放”这一论题,就不乏有人为她鸣冤昭雪。潘金莲无疑是旧时代的牺牲品,是封建制度下下层妇女被辱没和残余个性的一个典型。潘金莲的不幸是否结束了呢?潘金莲的叛逆精神有没有现实意义?为什么“妇女解放”至今是一个遮遮掩掩、讳莫如深的话题?“潘金莲”一去不返了吗? 一、潘金莲命运悲剧的成因分析 潘金莲无以逃脱被剥夺的自由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可悲命运。她仅仅是封建社会具有反叛色彩的下层妇女的一个缩影。“性格有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有时却远远离开它”。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