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中学课文古诗文教学艺术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20:58:35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中学课文古诗文教学艺术 (需要:24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180 〔摘要〕本文以初中段学生为对象,简要分析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障碍:一语言表达障碍;二时代背景障碍;三审美文化障碍。从学习心理和审美角度,结合具体课例分三个层次阐述古诗文课堂教学步骤和方法:一 创设乐学氛围为学习做好精神准备;二“升堂”—变换语境,,训练猜读,走进先贤的世界—阅读欣赏。三“入室”—个性品味,陶冶性情,化知识为文 〔关键词〕乐学;猜读;语境;升堂入室。 浅谈中学课文古诗文教学艺术 中学阶段古代诗文约占整个阅读教学内容的百分之四十,若加上课后背诵部分,在高年级段古代诗文约占整个阅读量的一半。这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文化精华,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学习古代诗文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培养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感。以更宏观的角度看,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记录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古代诗文教学就是把这些符号化了的民族特质再转化为信息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进入学生精神世界,使学生得到语言积累,情感熏陶,生命感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说古代诗文教学过程就是积累民族文化,积淀民族性格的过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诵读——“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下课铃声响过,学生长舒一口气,我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苦乎?”一副疲惫又无可奈何的样子走出教室。这种现象说明,这些“文化精髓”,“精神美味”由于诸多原因学生难于咀嚼和品味,也就更无从消化与吸收了。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