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议《阿Q正传》的艺术手法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20:48:40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议《阿Q正传》的艺术手法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204 浅议《阿Q正传》的艺术手法 [摘要] 本文通过《阿Q正传》的“画眼睛”的人物描写,典型的细节描写、夸张与漫画的手法,幽默的格调等艺术手法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探讨了《阿Q正传》的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 《阿Q正传》 画眼睛 典型 漫画化
《阿Q正传》作为文学史上一篇不朽的名作,不光提供了像阿Q这样不朽的艺术典型,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鲁迅先生一向重视“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阿Q正传》之所以不被流逝的时光磨去光彩,就是因为作品不但有深刻的思想而且具备完美的艺术,两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本文就从艺术成就方面来谈谈《阿Q正传》。 一、“画眼睛”的人物描写 鲁迅先生自己说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对的。”所谓“画眼睛”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人物的包括生理上和性格上的主要特征,从不同角度,反复地予以突出的刻画,使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物在作品里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鲁迅先生小说中“画眼睛”的手法,有时偏重生理上的“眼睛”,有时偏重精神上的“眼睛”。阿Q头上的癞疮疤,就是他生理上的“眼睛”。阿Q“先前阔”,“见识高”,自以为几乎是个“完人”。不幸的是头上有几处癞疮疤,自己便觉得那是个不光彩的标志。癞疮疤属于生理上的缺陷,无所谓光彩不光彩,由于它和阿Q病态的自尊自负思想相抵触,这就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忌讳,进而还讳到“光”、“亮”、“灯”、“烛”,以此为导火线,阿Q演出了一系列可悲又可笑的事件。癞疮疤已和阿Q不可分割了,它是阿Q悲惨遭遇的见证,也是阿Q讳疾忌医的象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