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张爱玲的“苍凉”意识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2 18:28:4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张爱玲的“苍凉”意识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015 论张爱玲的“苍凉”意识 [摘 要] 张爱玲作品以故事的苍凉感和悲剧美被世人所喜爱,国内作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张爱玲作品的苍凉感进行了分析,本文在总结前人的关于张爱玲作品苍凉感的论述基础上重读经典,深刻体会到张爱玲作品在语言,环境和叙事策略上都有其苍凉感的具体体现,本文以结合原著深入思考从其他方面对作品的苍凉感进行了重新的诠释。 [关键词] 张爱玲;苍凉感;悲剧美
张爱玲的作品大部分透漏着江南烟雨过后,古时建筑物,一座大宅或一座遗弃的洋楼里散发的一种淡淡的悲壮,苍凉的气息。是这种气息成就了张爱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可以透过那些冷艳或具有悲剧美的句子看到主人公的心境,生活的气息,命运的无奈。正如张爱玲在她的作品中所说的那样,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在所有作品苍凉的背后是真实社会经历掩盖在繁华背后的颓废和命运轨道上的无奈。那种发自内心的无奈和堕落感形成一层淡淡的霉绿色,在一个烟雨迷蒙的早上,看过那些大宅子或旧洋堂那层霉绿色淡淡的飘着,他们的面孔渐渐的清楚,曹七巧,白流苏,范柳原那些原来悲剧式的人慢慢的走进历史尘埃。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