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浅析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1 19:27:43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浅析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6126 阿Q形象典型意义的浅析
[摘 要] 1921年创作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品中所塑造的阿Q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贫无立锥之地,只能靠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连一个姓名也没有,受尽了剥削和欺凌,但是他却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小说通过对阿Q的形象和悲惨一生的描述,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在实际上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必要性。这就是《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及其意义。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阿Q形象 典型意义 精神胜利法 理性自我
一、绪论 《阿Q正传》最初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分章刊登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后收入《呐喊》。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并批评国人的精神弱点,以便加以改造。鲁迅说过,他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 《伪自由书·再谈保留》),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故意使阿Q的姓名和籍贯不能确定,印刷体的英文字母“Q”又正好是“未经革新的古国”的国民留辫子的头像的象形,也说明他要在小说中塑造一个中国国民的文学典型。 二、阿Q的性格特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