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论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贡献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11 14:53:0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1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论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贡献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285 试论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贡献 [摘 要] 本文把视野放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特定时期的周作人文学生活,从另一角度较为客观的评价了他在“五四”时期风光灿烂的文坛生活。作为特殊时期的骄子,他驰骋文坛,开辟翻译外国文学,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新诗创作、小品文创作的新开地,这一时期在这一方面的贡献我们应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恰当的定位。 [关键词] 周作人 五四新文化 现代作家 周作人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反抗传统,争取革新,要求解放,另辟途径,在外国文学介绍、文学理论建设,新体诗和小品文的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译介外国文学,“求新声于异邦” 周作人翻译外国作品强调“修改”,即是通过翻译,输入与中国传统异质的新的思维方式与新的语法、词汇,以弥补中国思维、语言不精密和不足,这是别具眼光的。他采用的是新文学观念,新的审美标准,选材具有的广泛性和系统性,用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话来讲,他是真正做到了“求新声于异邦”。 在周作人之前,林纾曾是个大量翻译外国小说的人,他的启蒙之功在于使闭塞的中国读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