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阿Q正传》中的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

论《阿Q正传》中的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11 12:33:09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8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阿Q正传》中的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7472
《阿Q正传》中的自我表现与模仿现实
[摘要]《阿Q正传》中鲁迅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述故事时插入叙述者的机智巧妙的议论,体现出了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结合带来“间离效果”,小说特别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示了病态社会不幸人们的病苦,以此“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提醒读者脱离作品,去若即若离的感受人物,理解人物,让理智发挥作用,牵制情感的放任,思考作品外更广泛的人生社会意义。
[关键词] 《阿Q正传》自我表现 摹仿现实 塑造典型
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  阿Q在未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处于无处不在的强势威压之下,不但没有任何话语权,也没有恋爱权,更要时刻承担生存危机。阿Q不被重视也孤弱无力,挨了打受了委屈除了暗地里骂几句“他妈妈的”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外在的势力总是阿Q力所不及的,他只能在远离中心的边缘孤魂野鬼般的游荡。  阿Q当然不想这样不被重视,他野希望未庄人给他一些起码的尊重甚至于再来点敬仰,所以他一度进行着由边缘到中心的努力。但赵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孟子》的修辞特色 下一篇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2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