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上传会员: yuyarer
提交日期: 2013-12-10 21:23:15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2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5671
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摘要】月亮晶莹洁净,盈缺变化,无所不在.望月怀乡,睹月思人,是中国人寄托情思的古老传统方式,漫漫岁月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诗人李白是咏月的高手,写了不少的咏月诗篇.本文从艺术手法这个角度来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强烈的抒情性,比喻、象征、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月亮显得更为多姿,更为动人,诗人塑造的月景意境清晰、自然。
【关键词】抒情性  比喻  象征  拟人  意境

中华民族是一个与自然有着密切关系的农业民族,中国文人又是一些性情温润、心灵细腻敏感的人.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和心灵特性中,中国诗人很早就自发地借用自然景物来蕴蓄、抒发他们的情感.自然而然,“月、雨、霜、雪、花、柳、雁”等这些随手可拈的自然事物,就跳进了诗人们的眼睛里,就构成了作品的意象,溶进了诗人的作品中。诗人们作品中的意象并不是简单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是经过了诗人大脑的加工而成,凝聚了诗人的感情的自然景物。
诗歌作为唐代杰出的艺术成就留给世人的是一坛营养丰富的蜂蜜,可以说,丰富的意象宝库是促成了唐诗繁荣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条件之一.
我们常见的“月亮”意象,在诗经的时代,就开始使用了,“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齐风·鸡鸣》),“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陈风·月出》;在汉、魏晋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激发中小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的体会 下一篇李杜诗歌刍议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