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谈华容方言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0 12:54:08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3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谈华容方言 (需要:39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9280 浅谈华容方言 [摘 要]华容方言受地理环境、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方言。作为一种方言的存在,华容方言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如忌讳美、诙谐美、韵律美。同时在构词形式上讲究词语重叠,有“ABCB”式。以此种形式重叠的多为形容词、动词等,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或体现某种情状。如:假家(念ga)马家(念ga)(假装之意)。有“ABAC”式。以此种形式重叠的多为形容词、动词等,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或体现某种情状。如:忙里忙外。有“ABCABC”式。以此种形式重叠的多为形容词、动词等,重叠后,表示语气急促和无可奈何之意。如:压哒屁压哒屁。有“ABCA、DBCD”式。以此种形式重叠的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重叠后,表示语气加重、程度加深。如:相不是相、脸不是脸(因心情不好而脸色十分难看)。华容话中这类重重叠叠的词语,是极其古老朴实的,表达感情具有原始古朴的褒贬色彩,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华容民间语言进化的轨迹。作为这种构词形式的外在表现,也就衍生出了华容方言独特的方言习惯和固定的方言用语。在人称用语、时间用语、数量用语、位置用语、贬斥用语、夸赞用语、情态用语、形容用语、物称用语、忌讳用语等别具一格。 [关键词]华容方言,成因,固定用语,构词形式,特点 华容,偏居湖南省东北一隅,枕长江,靠洞庭,茫茫湖水既阻隔了华容人与岳州、益阳、长沙的交通联系,也阻碍了湘方言、赣方言对华容的影响。华容古属楚国,1992年在护城乡丰家山楚墓群中出土的文物得以证实。晋朝以前,华容和今湖北荆州的公安、石首同为一个县(孱陵县)。因此,华容方言和荆州方言在语系上有着历史的渊源。分设华容县后又在很长时间属常德府管辖。由于政治、经济的交往,语言的交流,所以华容话与常德话、荆州话同祖同宗——同属西南官话。人口迁移是形成华容方言的其二因素。从出土文物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华容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但从1987年开始的历时4年之久的全县姓氏调查,未能发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至封建社会早期的华容古姓。换句话说,洞庭湖大面积淤积后,华容人基本上来自外地,而且主要是来自北方的移民。调查显示,宋、元和元、明朝代交替之际,因战乱迁入华容的姓氏就有30支。自晋代开始,由于战乱,大批北方移民迁往南方。东晋及南朝政府在大江南北侨置了许多州郡,以安置北方流民。其中河南东郡置于今湖北公安、松滋和湖南华容、安乡、澧县一带,以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人为主。唐代中期天宝、至德年间的安史之乱,再一次造成大规模的北民南移。因此语言学家分析说:“如此大量的移民带来北方语言的巨大冲击,因此北方方言取代了澧水流域和沅水下游的固有方言。”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