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10 12:39:0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需要:23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3636 论《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摘要]《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揭开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的一页。作品“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为主人公,象征性地提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主题,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叛逆者的形象,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向整个封建传统宣战的一篇战斗檄文。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以此去支配自己行动的人,这同样也体现在其文本创作之中。 [关键词] 迫害狂
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受过封建教育,也目睹了旧礼教吃人的大量事实。他比较早地对封建礼教就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发现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是一个彻底的反抗者。他还有着科学求实的精神,凡事都认真研究,是一个科学精神的坚持者。他还有自己的社会理想,相信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一个美好未来的追求者。 小说在艺术特点上来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总体上是现实主义的,但也用了大量象征手法,具有跳跃性、象征性特征,采用日记体形式。语言痛快淋漓。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