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浅论小说《家》中的觉慧形象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09 19:44:59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浅论小说《家》中的觉慧形象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841 浅论小说《家》中的觉慧形象 摘要:《家》中的人 物高觉慧作为封建阶级内部孕育出来的“离经叛道”的形象深入人心,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一直以来,评论家都把高觉慧看成是一个勇于冲破一切封建桎梏的大胆叛逆者,往往忽略了他在斗争过程中受主观和客观影响而顾忌、害怕、妥协、懦弱的一面;他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的大胆和叛逆,是在与腐朽的封建制度斗争中逐渐蜕变成反封建勇士的。 关键词:高觉慧 叛逆典型 形象分析 一、介绍作家、作品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大家庭。曾祖父,祖父都做过官。母亲陈淑芬是一个温和宽厚的慈母,在思想和文学上对巴金影响较大。早在青少年时代,巴金就很关心和同情受剥削、受迫害的弱小者和穷苦人。在母亲“爱一切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他不安于少爷的地位,常生活在轿夫、仆人、差役中间,形成了对腐朽封建大家庭的仇恨与反抗,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书时,五四运动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他,吸引他。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从爱“下人”与憎上层的朴素民主思想出发,走上了实际社会斗争的人生道路。他组织“均社”,办《半月》刊物,散发传单,参加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罢课斗争。同时,接受了无政府主义,并把它当做向万恶的阶极统治进行斗争和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思想武器。1923年5月,先在南京的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因病两次未能考取北京大学。又到上海,进行社会革命理论的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尝试。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