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 |
 |
上传会员: |
yuyarer |
提交日期: |
2013-12-09 18:21:51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4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 (需要:3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405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 〔摘要〕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到衰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杜甫的诗歌,能够运用人民的语言,诉说人民的情感。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关注人民的现实性、非战思想的现实性、忧国悯时的现实性。 〔关键词〕杜甫 诗歌 思想 现实主义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自幼好学,聪颖早熟。他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和盛唐文化的熏陶,从小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杜甫在壮年时期曾先后三次漫游了祖国各地,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开阔了视野。在这一时期,杜甫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他充满了乐观和自信,有一股锐意,从他的早期作品《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画鹰》中的“何当击凡鸟,至血洒平芜”可以看出他这种精神境界、心胸与气魄。 杜甫在玄宗五载赴京求仕,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理想。但这次考试因奸相李林甫操纵而没有一人及第,杜甫也成了受害者,他的理想也无法实现了,生活因此也没有着落。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十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夕,与其说杜甫曾经看到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不如说他更多地认识到衰败到来的危机四伏。安史之乱爆发后,政治黑暗,官僚集团日益腐败。由于生活的困顿与乱离的经历,他看到了人民的苦难,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