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从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看《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从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看《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2-09 16:22:32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7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从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看《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需要:22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3861
  从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看《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摘 要] 在西方悲剧哲学理论进入成熟阶段时,中国文人和学者仍在探讨中国文学史上是否有悲剧,遍寻无果之际,《离骚》因为其具有特殊悲剧效果的结局而吸引人们的眼球。透过屈原笔下这个独特的悲剧形象,反映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时代走向之间某种不可言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体现出人之谓人的独立生活意志。
[关键词]  《离骚》 悲剧 叔本华
   《离骚》透过屈原笔下独特的悲剧形象,反映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时代走向之间某种不可言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体现出人之谓人的独立生活意志。本篇论文就是在学习叔本华悲剧理论的基础之上,对个人和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主要是探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历史事件之间的某种虽具有偶然性但却无法更改的必然联系,研究的目的是要求人们在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评析时,从微观的角度看待个人的主导地位。从个人角度来讲,芸芸众生,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瞬间改变万物,但每个人的每个观点和举动却同时决定着历史的走向,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联系促使我们审查自身,反省自己。而《离骚》一文正是运用各种抒情方法,描绘出一个虽有着满腔抱负,但却生活在一个奸臣横行的时代的形象,他在苦闷无处寄托之时,不得不选择投江自杀。本文首先通过解析这个形象,在其时代背景的烘衬下,然后结合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在相关论点的基础上,论证个人的生命意志决定着时代走向。这也正是该篇论文的核心所在,其意义就在于促使人类学会肯定自己的生命意志,不要将自己逼入死角。我们在歌颂《离骚》主人公高风亮节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靠着完结来完成的,或许他释放自己的苦闷后,继续保存自己的生命,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这同时也是在遵循着对生命负责的人本主义态度。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闪耀在战国时代的思想奇葩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