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也无风雨也无晴——看苏轼平和地对待逆境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12-09 16:05:12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76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也无风雨也无晴——看苏轼平和地对待逆境 (需要:2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448 也无风雨也无晴——看苏轼平和地对待逆境 『摘要』 中国文人都受着三种思想的影响,骨子里流淌着它们的血液——便是儒、道、佛。苏轼亦不例外。难能可贵的是,苏轼竟没让它们支配着自己的头脑,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支配着它们——他几乎摒弃了其间所有的消极成分,于是形成独特的处事哲学。苏轼直言无讳地指斥政治弊端,抨击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但页因此遭来了攻击和诬陷。一腔忠君爱国之心,却被见疑流放。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他却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从容面对,淡然处之。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既能“齐得失,忘祸福”,以平和得心态看待坎坷困苦、祸福荣辱,又不能混淆是非,简单的取消对立,而是消化佛道思想里安贫乐道的积极一面,在与现实的结合中最后落脚于旷达入世的精神。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面对风雨,泰然处之。勤政爱民,造福百姓。佛老思想,自我解脱。 『关键词』平和 逆境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生活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理所当然地被新旧两派视为异己,无论哪派当权,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耿直刚毅的一面。虽然遭贬,在地方官任上的苏轼并没有三缄其口,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