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201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201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11 13:28:42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47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201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论文题目: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论文提纲:
一、观点来源
上学时学到李白的诗句,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又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时候还不是太能理解诗中的意境,通过老师的讲解才慢慢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慢慢感觉出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也能感觉出李白通过诗歌描绘出的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画卷。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越来越多李白的作品,开始对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基本观点
    李白诗歌的特点可根据他自身的经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与他个人一生的经历密切相关。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 二十五岁就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 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逝。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形象 下一篇黄金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