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青春之歌》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论《青春之歌》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11 12:16:39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75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青春之歌》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论《青春之歌》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
《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歌颂爱国知识分子壮烈青春的生命赞歌。小说以“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北京学生运动为背景,形象地揭示了在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展示了革命的进步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作者杨沫通过塑造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一批有血有肉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再现了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进行的英勇斗争。
一.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林道静
林道静可以说是作者杨沫最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青春之歌》中最亮丽、最富光彩的人物形象。杨沫在塑造林道静这一人物时,是“按照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按照象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女性在当时走向革命后必然会有的发展变化过程来描写的。而不是按照一个成熟了的共产党员的标准,设想她应有多少优点,不该有什么缺点,她入党后就必须高大无比、完美无缺等等框框来写的”。(1)所以作为30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林道静走的是一条坎坷的道路:从反抗封建家庭,要求个性解放到谋求民族的解放和阶级的解放;从对劳动人民同情到为劳苦大众奋斗;从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而她性格中的脆弱与坚强、幻想与理智也就在这转变的过程中展现出来。通观《青春之歌》,我们会发现林道静的形象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她这种性格的双重性——幻想又易于动摇的软弱性和反抗的精神、勇于抗争的刚强意志并存的同时也在消长,也正是这种性格的碰撞才真实的反映出大动荡年代中知识分子真正不断成长、不断重塑自我的过程。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论《诗经》的爱情诗 下一篇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