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诗经》中的爱情

论《诗经》中的爱情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11 11:16:08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38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诗经》中的爱情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论《诗经》中的爱情
《诗经》中的爱情诗多集于《国风》,占爱情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国”是地区、“风”指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多反映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因此也便更易于反映男女恋情,人之天性。
这些爱情恋诗广泛地反映了周代的婚姻、爱情生活。由于这些诗多产生于民间,加之周代尚没有太多封建思想的束缚,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便有了从文学角度写出了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充满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的《诗经》,这也说明当时民间男女的恋爱婚姻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
《诗经》以《关雎》为始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突出了青年男女对生命内在本初的焦渴。“窈窕”指体态美好,“淑”指品德高尚,心地善良。这也就是说:美与善、美与德的结合,是好配偶的标准。男子爱上了一位姑娘,不能忘怀,而又无法追求到。面对悠悠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动的荇菜,姑娘身影时时闪现在眼前……可以看出“贞专”、“柔顺”的“淑女”形象,被看作至善至美的典型,受到男子世界的欣赏以及学者文人的推崇。比如《周南.关雎》中的“淑女”就是男子“好逑”的对象,《关雎》一诗被古人赋予了“后妃之德” 。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与愿望。这种浓烈感情和表白,正是生命欲望和生性本能的自然显露。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现代与传统的交战——《还乡》悲.. 下一篇论英国浪漫主义的诗学思想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