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曹禺《雷雨》中的蘩漪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11 10:07:04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0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曹禺《雷雨》中的蘩漪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论曹禺《雷雨》中的蘩漪 [摘 要]是曹禺先生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最丰富、最复杂也最具光彩的一位。在对曹禺作品的众多研究中,蘩漪被认为是追求个性解放和反封建的典型人物形象。 [关键词]雷雨;蘩漪;性格;悲剧;启示 一、《雷雨》创作的时代背景 曹禺创作《雷雨》的时代,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30年代初期是“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革命的高潮正在孕育之中,人民的反抗怒火在燃烧着。时代的低气压虽然是郁闷的,但却呼唤着、预示着大雷雨的袭来。在剧作中,曹禺将自己对时代的敏锐感受结晶为深刻的哲理,由此透露出时代的精神。 人们通常把《雷雨》称为“家庭剧”。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动荡不安往往显示着社会的动态和趋势。《雷雨》以一九二三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以周朴园的家庭为代表的封建色彩浓郁的资产阶级家庭和腐朽和崩溃,深刻地反映了“五四”前后30年间中国社会的某些侧面;以特有的透视力和剖析力,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罪恶,从家庭的残酷和腐败中透露出那畸形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消息。对这种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的残酷和腐败的真切感受和认识可以说大部分根源下曹禺的现实家庭生活。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