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念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念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11 08:26:00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70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念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观念
陀思妥耶夫斯基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24岁时就已成名,作品一出即轰动文坛。他的作品“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对于人物的心态和事件细节的描写让人感同身受。其中《罪与罚》是作者最为有名的作品之一,本文拟从宗教思想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几大方面来分析《罪与罚》中主人公与作者的变化以及对作品的影响,并指出,作家的心底无意识和本我的冲动是作品创作的深层原因,作品主人公最终精神复生正是作家精神得以复生。
一、“贫非罪”,怜悯之心人皆有之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贫困的大学生,善良而又孤僻自闭;仅靠母亲和妹妹寄钱以维持生计。后来家庭没有能力负担他时,把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典当了维持生活。可当面对比他还要悲惨的人时,他的怜悯心一再发作。例:1、看到街上的一位喝醉的小姐被人侵犯,他用自己不多的钱顾马车送她回家,并尽力保护她。2、看到可怜的退职的九等文官马儿梅拉多夫被马踩伤,又赶紧把自己刚典当来的钱去帮他请医生,并留给了他们家!3、看到一匹马被喝醉酒的农夫活活打死,他非常痛苦非常难过。不停的问爸爸,“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看出拉斯科尔尼科夫即使处于贫困中依然没有失去美好的品格,从而也反应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心的呼喊,沙皇的统治下底层人民在困苦中挣扎,谁来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祝福》读后感—祥林嫂的悲惨遭 下一篇从《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的形象..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