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从《三国演义》看军政谋略

从《三国演义》看军政谋略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11 07:18:15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47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从《三国演义》看军政谋略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从《三国演义》看军政谋略
[摘 要]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这百余年间的动荡历史。全面描绘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极为复杂的都正,具有巨大的社会容量,显示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题材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典范,它塑造的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几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目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  政治、军事、外交
一、为什么要谈军政事思想,为什么要用赤壁之战作为例子?
其实很简单,相信任何一个读过《三国演义》的男孩子都会被里面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激烈的政治斗争所吸引--如赤壁之战①.所以我一直觉得罗贯中在书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军事思想很值得研究一翻。其实,《三国演义》写的最多、最精彩的场面,就是战争。有名的大战役就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其余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以百计。《三国演义》写战争,有的比较真实,比如官渡之战:写曹操破袁绍的土山地道,劫烧粮草,轻骑突袭,都有历史依据。有的则是虚虚实实,大事或有,小事则虚,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比如赤壁之战所写的草船借箭、群英会、连环计、华容道,就是无中生有,虚构出来的。下边就具体的来看其值得借鉴的地方(自此役之后,三足鼎立的态势得以确立)。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骆驼祥子》读后感 下一篇《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