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寒夜》读后感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10 16:37:27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寒夜》读后感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寒夜》读后感 《寒夜》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于一九四六年完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反映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重庆的知识分子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小公务员汪文宣及其家庭的悲剧,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本文结合自己读后的感受谈谈悲剧的发生的原因: 一、黑暗的社会是罪魁祸首 造成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蒋介石反动统治下的那个冷酷、黑暗的社会。正是这个无情的社会吞噬了主人公的理想,扭曲了主人公的性格彻底地毁灭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每个人都迈着大步朝着一个不幸的结局走去”。 汪文宣有过他的黄金时代,也有过崇高的理想,然而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他的崇高理想被现实生活毁掉了。在当时的重庆和其他的“国统区”,知识分子的处境很困难,生活十分艰苦,社会上最活跃、最吃得开的是搞固积居奇,做黄(金)白(米)生意的人。作品中另外两个小人物的悲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个是文宣的中学同学唐柏青,他是一个有志著述的文学硕士,汪文宣一直认为他的处境要比自己好,可是由于上司故意捣乱,不准他请假照顾即将生产的妻子,导致妻子在难产中死去,他在痛苦中借酒浇愁,又惨遭车祸,身首异处。另一个是汪文宣的同事钟老,他没有亲人,没有家室,时常会帮文宣一点小忙,就这样一位好人也染上霍乱症死在汪文宣的前头。主要原因就是一九四五年夏天在重庆霍乱流行,而重庆市卫生局局长却偏偏大言不惭,公开否认。可见,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善良知识分子都有不能避免家破人亡的命运。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