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研究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体会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10 16:34:06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67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研究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体会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研究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体会 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需要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呐喊》《彷徨》作为鲁迅这位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所创作的经典之作,正是以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反映生活,展示了病态的旧中国和旧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精神面貌。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群体?在鲁迅的笔下这个群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被他的笔剥得体无完肤。本文拟以鲁迅的《呐喊》《彷徨》这两部伟大作品为例,来探究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 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需要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的,《呐喊》《彷徨》作为鲁迅这位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所创作的经典之作,正是以独特的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反映生活,展示了病态的旧中国和旧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精神面貌。而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怎样的一个群体?在鲁迅的笔下这个群体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被他的笔剥得体无完肤。鲁迅为什么会对知识分子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倾注十分的热情呢?在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和意义?鲁迅先生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的创作,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地位显赫,无论在手法的创新、人物的塑造、主题开掘的深广度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知识分子始终是先生文学创作关注的一大重点。 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已》、《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端午节》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这类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则是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受过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对封建礼教制度他们具有反叛精神,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最终被封建黑暗势力打垮,压碎。和以上两类知识分子不同,《伤逝》中的子君、涓生是当时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诞生在五四运动革命的浪潮中,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的形势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着幸福的生活。但是,黑暗势力和现实环境终于压倒了他们的反抗和追求,给予他们的是毫不留情的打击。子君是不得不回到她曾经勇敢地出走的家庭,最后是带着无限的凄怨悄然死去。涓生虽然有较高的理想,但是他那时所谓的理想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不过是美丽的泡影,结果梦人醒,可悲可叹!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