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孔乙己》---含笑的泪的悲剧

《孔乙己》---含笑的泪的悲剧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10 16:27:47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57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孔乙己》---含笑的泪的悲剧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孔乙己》---含笑的泪的悲剧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上,也许再也找不到象鲁迅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正如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伟人一样,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必然的具有丰富的典型性和“文化史”的意义。可以说,鲁迅的文化思想道路,较为充分的代表了20世纪初多数文化人所经历的思想历程。诚如早就有人指出过的那样“鲁迅的道路,典型的反映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追求前进的道路,不断的从爱国主义、现实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的确本世纪初一大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是沿着一条充满了苦闷与追求、彷徨与抉择前进与倒退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走过来的,他们经受了 变革时期第一代文化人所必然要经受的痛苦的心灵历程。鲁迅先生具有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鲁迅小说“多取自病态社会下不幸的人们”。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便是一个没落的可笑又可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是鲁迅和很喜爱的作品,除了将它译成日文外,还写了后继以及解说性的文。在谈到这篇作品的创作目的的时候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奚落”。这些简短的话语清楚的表明写作的目的和对作品主人翁的态度。鲁迅塑造孔乙己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潦倒悲惨的典型形象,对腐朽反动的封建文化教育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愤怒的控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刘备形象 下一篇《潘先生在难中》的人物形象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