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人民的“诗圣”——杜甫诗歌 “诗史性”鉴赏 |
 |
上传会员: |
AH0de16 |
提交日期: |
2023-02-11 14:38:07 |
文档分类: |
汉语言文学 |
浏览次数: |
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人民的“诗圣”——杜甫诗歌 “诗史性”鉴赏 (需要:4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9530
|
目录 摘要3 一、杜诗的诗史思维及其表现4 (一)杜甫其人4 (二)杜诗的诗史思维5 (三)杜诗诗史思维的具体表现6 (四)杜诗诗史思维对后世的影响7 二、杜诗的人民性7 (一)杜甫前期诗歌与忧民意识的觉醒7 (二)杜诗人民性的三个特点与具体表现8 三、杜诗诗史思维与人民性的结合9 (一)杜甫安史之乱前后的诗歌创作9 (二)杜诗人民性与诗史思维结合的具体表现10 四、结语11 参考文献12
摘要 杜甫是一个经历了大时代起落的诗人,他的时代经逢盛世却又遭受沉沦,最后彻底衰败,所以杜甫的诗歌是直面苦难的沉吟与歌唱,是中国人的民族记忆,开创了以诗见史的传统。杜诗的“诗史”性独特在于杜甫采取的是民间立场,以广大的底层民众视角来描写,通过底层来折射出当时的整个社会状态。这一点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更是得到进一步强化,诗歌人民性与诗史性的结合给诗歌增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厚重感。杜甫一生苦难重重,却写下了大量流传后世的诗文,计诗歌一千四百五十首,文十九篇,赋七篇,向后人展示了盛唐晚期的历史。斯人已逝千载,但杜甫曾为百姓而发出的呐喊,为大唐付出的血汗并未被人遗忘,“诗圣”荣光的依旧在诗歌中熠熠生辉。
关键词 诗史性 人民性 杜甫 安史之乱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