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实甫所写的西厢结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开创了五折一楔子的元杂剧体制;打破元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这种体制上的创新不仅开拓了元杂剧的体制,也使得结构安排上更加巧妙。从剧情来说,由于《西厢记》是一部多本戏,加上情节的布置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相扣。
关键词 结构;特色;情节;波澜;相扣
目录
摘要………………………………………………………………………I
一、开创五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3
(一)《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 ………………………………………3
(二)突破唯旦或末主唱的方式 ………………………………………3
二、王实甫《西厢记》中“结构美学”的体现………………………4
(一)李渔戏剧结构理论在王西厢中的体现…………………………4
(二)承上启下,心生爱意……………………………………………5
三、结构与人们在审美需求上的契合…………………………………6
(一)迎合大众审美心理………………………………………………6
(二)人物性格转折点…………………………………………………6
(三)丰富的戏剧冲突…………………………………………………7
(四)“有情人终成眷属”………………………………………………7
四、线索的安排与铺垫的运用…………………………………………8
(一)线索安排双线并进………………………………………………8
(二)拉开序幕、做好铺垫……………………………………………8
(三)设置悬念、埋下伏笔……………………………………………9
五、“长亭送别”离别图………………………………………………10
(一)从“情、景、”的角度…………………………………………10
(二)从“曲、词、意”的角度………………………………………10
(三)善用诗词原句或表现手法的化用………………………………11
(四)善于运用民间口语………………………………………………12
(五)全折巧用修辞……………………………………………………12
五、结语…………………………………………………………………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