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魏晋悲秋文学探究

魏晋悲秋文学探究
上传会员: AH0de16
提交日期: 2023-02-11 09:08:54
文档分类: 汉语言文学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魏晋悲秋文学探究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5637
摘要
悲秋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主题之一。悲秋文学现象自《诗经》萌芽开端,至《九辩》标志着完整意义上的悲秋作品出现,历经先秦两汉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悲秋文学创作现象开始大量出现,并在悲秋主题、意象、情感乃至构境造景方面起到一定的开拓性作用,也为后世悲秋乃至反悲秋文学创作的枝繁叶茂奠定了良好基础。悲,作为一种普通的情感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代诗词中,悲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悲秋之作更是以鲜明的色彩、隽永的韵味表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崇高之美。作为悲秋开山鼻祖宋玉在他的《九辩》中这样开篇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个“悲”字引出了中国历代文人与秋的不解之缘。《九辩》中包含了深刻的宇宙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在悲怨之后,诗人仍抱有希望,“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要擦干眼泪去唱歌,壮气可嘉,全诗的结束依赖浪漫主义的想象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但是宋玉把显示的不平转化为超越显示的生命自由,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这充分显示的诗人的乐观精神。即使的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个体与造化的鲜明对比,升华到了悲而不伤,悲而犹状的境地,也把悲秋的意蕴强化了。
  【关键词】:悲秋 由来 魏晋 多重主题 艺术分析  






目录
摘要I
引言(此章可以不设)1
一、悲秋意识及由来2
(一)悲秋意识的含义2
(二)悲秋意识的由来2
1、悲秋意识的发展2
2、魏晋时期悲秋意识的发展2
二、魏晋悲秋诗歌探究3
(一)魏晋悲秋诗歌概况3
1.魏晋悲秋诗歌创作概况3
(二)魏晋悲秋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3
1时代背景概况4
三、魏晋诗歌的主题探究4
(一)魏晋悲秋诗歌的多重主题探究4
1游宦难归,怅望乡园——羁旅客思类4
2、命途坎坷,欲济无路——才志难酬类4
3、年华易逝,岁月蹉跎——生命意识类4
4、意幽情长,渺然怨怅——相思闺怨类4
(二)魏晋悲秋诗歌艺术分析5
1多重意象的丰富性5
2、整体情感风格的阶段性6
参考文献8
致谢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人间词话》第二十六篇——三种.. 下一篇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