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对民族汽车工业的冲击 |
 |
上传会员: |
相思渐成灰 |
提交日期: |
2013-06-04 18:27:52 |
文档分类: |
国际贸易 |
浏览次数: |
2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对民族汽车工业的冲击 (需要:4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11903 摘 要 跨国汽车公司进行增资、重组、合资,先后有丰田、福特、本田、PSA标致雪铁龙、现代、菲亚特、宝马等跨国汽车品牌巨头进军中国,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汽车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我国现行汽车产业政策的限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整车制造领域,必须与中国企业合资,在我国都寻找合资伙伴,并通过合资企业实现其全球战略,使中国成为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 外方母公司逐步将中国境内的独资、合资企业纳入其全球分工体系,并通过技术控制使中国汽车产业“井喷”的利润的大部分落入外方。在中外合资整车企业,目前一律由外方提供车型。外方控制合资企业的技术部门,控制产品配套、零部件认证权。整车销售渠道、维修保养、零配件售后市场、金融代理、培训人员正在成为跨国公司新的巨额利润来源。我国极有可能在较长时期被跨国公司锁定在“组装”环节,处于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利润的最低端。 [关键词] 汽车品牌;零部件;全球汽车产业链
Abstract ..... [ keyword ] Automobile trademark; Component;Global automobile industrial chain 目 录 引言 2 1 民族汽车业落后的原因分析 3 1.1历史原因导致民族汽车业的落后 3 1.2体制和官本主义导致民族汽车业发展缓慢 4 1.3汽车行业结构的限制 5 2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对民族汽车业的冲击 7 2.1影响民族弱势品牌的竞争力 7 2.2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本土企业面临淘汰 9 2.3汽车产业重组外企和合资企业吞噬民族工业 10 3 应对跨国汽车企业冲击的对策 12 3.1改变旧有汽车产业格局,提高价值链 12 3.2摆脱汽车核心技术依赖,增大研发创新 13 3.3汽车工业民族化,发展民族汽车特色产业集群 14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