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文档题目: |
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2) |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 提交日期: |
2021-12-12 20:02:11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8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下载地址: |
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2) (需要:6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6637
|
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摘 要]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商品自2008年10月份以来遭遇比以往更频繁的国外反倾销。当前我国面临的反倾销涉案数量多,涉及商品范围广并未改观,相反金融危机条件下还具有短期内立案集中、反倾销与反补贴结合使用增多等新特点。本文主要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高发和我国外向型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两个角度对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建议通过动员企业主动预防、实行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企业外向经营模式以及加强立法和改善贸易环境等措施来应对国外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 [关键词] 反倾销 现状特点 成因分析 一、倾销与反倾销概述 倾销(dumpling)的原意是抛弃废物,其最早是作为经济学领域的名词出现的,是指一种产品大量而又廉价地投入某一市场,造成市场波动,并导致其他竞争者的销售困难。[1]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名词,《布莱克法律词典》将其定义为:倾销是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海外市场上大量销售商品的行为。倾销的官方定义则是由WTO《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明确界定的,其含义是指“一产品自一国出口至另一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出口国供其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总之,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