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文档题目: | 
试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 |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 提交日期: | 
                2014-03-15 15:56:10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2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下载地址: | 
                  试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 (需要:25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 
			  
             
               
     字数:5128 试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金融机构发生的一些重大损失,通过总结发生操作风险的案例和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有关操作风险的定义、计量和报告方法进行认真的研读,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操作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对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操作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Bühfaman模型  内部控制  风险转移 
 
 
 
 前   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由于各种金融风险所导致的银行案件震惊了国际金融界。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越来越大。表1是一些国外著名的、可以归属为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典型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因此,不论是金融监管部门还是金融从业机构,都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的力度。国际银行监管巴塞尔委员会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发表长篇咨询报告,与业界磋商如何建立稳妥的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缺乏风险意识,尤其是在操作风险方面基本没什么量化操作风险的科学方法,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方法落后、管理经验不足、软硬件设备不够先进,发现危机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均相对低下,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操作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软肋”(巴曙松)。面对加入WTO之后,国际与国内金融机构将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图表2是我国近年来由于操作风险所导致的一系列银行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紧迫性。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