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10-08 12:56:54
文档分类: 工商管理
浏览次数: 6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需要:24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665

透视日本企业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日本企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着力把外来的“理性化制度”植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对抗现代社会物质化倾向,使“理性化制度”与“非理性化制度”找到最佳结合点,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前,受外国资本和封建官僚买办控制的企业中,劳动者处于被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他们没有自由,没有平等,有的只是愤怒和反抗。在旧中国,具有一定代理性的中国企业文化只有在资本主义企业中才存在,它是由老一代的民族企业家所倡导的。如由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先生于1925年所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一例。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如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所谓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共性,形成注重国家利益的大集体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如50-60年代出现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和“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就是这种观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谓消极的一面,是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化了“官本位”观念,管理活动行政化,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民主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显得无力。特别是在极“左”思潮的干预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政治挂帅绝对化,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监督制度的形成。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开始转变,特别是现代企业体制的建立,为建立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制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关于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试论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其.. 下一篇重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分析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