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文档题目: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治理研究 |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 提交日期: |
2013-10-01 09:20:53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18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下载地址: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治理研究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781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治理研究
【摘要】本文强调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框架,分析了在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治理模式下激励机制与人寿保险公司采取的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公司治理的国际趋势及其给激励机制等带来的影响做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标准公司治理理论 内部治理机制 外部治理 激励机制
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框架 随着企业制度的演进和公司制企业的发展,现代公司呈现出股权高度分散化的特征。股权分散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小股东的存在,他们无法在集体行动上达成一致,缺乏参与决策和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积极性,造成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已由受所有者控制转变为受经营者控制,所有者和经营者因利益的不一致使得经营者产生损害所有者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行为,公司治理问题由此引起人们的注意。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经理的“懒惰”和“机会主义倾向”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建立在分散股权结构基础上的狭义公司治理观点。但是经理“懒惰”和“机会主义”的假设既不合适也不符合某些实证的研究结果,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了广义的公司治理观点,二者争论源于公司治理目标是“股东至上”还是“利益相关者至上”。对此,国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