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 文档题目: | 论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 提交日期: | 2013-09-26 08:20:25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35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 下载地址: |  论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676 	 论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以来,为策应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信用社自身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成立时间长、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原因,在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在经营管理及业务发展中的不适应性日益显现。作为一直以农村市场为主阵地的农信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战略的高度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农信社首要的任务。本文即以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为范例,就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及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对其形成的成因进行必要的分析,根据经营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现状 分析 对策与措施  
 一、信用社的历史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至今已有58的历史了,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1951年至1958年,农村信用社资本由农民入股,干部由社员选举,信贷为社员提供,合作制性质明显,是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金融力量。 	    1958年至1979年,由于极左路线影响,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交给贫下中农操作,成为基层社队的金融工具。 	    1980年至1996年,农村信用社由农业银行管理,合作制“三性”基本恢复,期间设立了县级联社,但实际上成了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走上了“官办”的道路。 	    1996年底至2005年,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由人行监管。 	    2005年7月至今又进行新一轮改革。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