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 文档题目: | 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分析 |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 提交日期: | 2013-09-24 13:16:18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65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 下载地址: |  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分析 (需要:3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2855 	 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分析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制约货币政策效应发挥的因素作用。而货币政策效应,则指从货币政策实施到它作用的显现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要分析近年来货币政策效应的原因,就必须分析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将对近二十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回顾,然后再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最后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出几点建议。 	一、从1982~2003年这近二十几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回顾 	1982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1984年,经过连续两年多的扩张,我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势头。M0、M1、M2分别增长50%、31%和35%,客观上对当年的经济,特别是物价构成了影响。当年零售物价上涨3%,1985年零售物价上涨9%。  	1985年,针对上述形势,人民银行开始紧缩银根,经济增速逐月回落。 	1986年初,经济出现了“滑坡”现象,国务院要求人民银行实行区别对待的松动的货币政策。1986年M0、M1和M2分别增长23%、28%和29%,虽然零售物价降为7%,但经济增长逐月回升。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