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到会员中心 | 
         
          | 
              
| 文档题目: |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 提交日期: | 2013-09-09 08:42:06 |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 浏览次数: | 88 |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   
                | 下载地址: |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 文档字数: |  |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持经济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特点适时适当地实行了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最近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央政府提出了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开展经济工作的立足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情况,然后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发展趋向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简述  1、1979年-1981年的第一次宏观调控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经济过热问题随之而来。经济过热表现一是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11.7%。(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经济增长率见以下图表)。二是1980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达到之前二十年来的最大涨幅6%。三是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投资过热,货币发行过多,形成大量财政赤字。当时的调控主要措施有:注意综合平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停建、缓建一批项目,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防止急躁冒进;加强物价管理,制止乱涨价;下放给企业更多自主权利办更多的事情。通过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在1981年回落到5.2%。  2、1985年-1986年的宏观调控 
               
                |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