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3-09-06 08:58:20
文档分类: 工商管理
浏览次数: 8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经济学分析 对策
   论文摘要: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个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结合这些原因研究对策,从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着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各高校都在声势浩大的扩招。使曾经在经济时代里,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以一个急转弯形势,走上了大众化得道路,由于各高校不断的扩招,国家不再对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新增的劳动力在急剧上升,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供需比降低。“十年寒窗苦读,就业之路何在?”这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最关心,最迷茫的问题。每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大学生,耗费一家,几十年的收入,毕业之后却面临失业的威胁,这确实是一个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而现实的社会问题[1]。
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1 劳动力市场失衡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涌入城市,国企的改革也导致大量职工下岗,这些劳动力进入市场。但是市场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劳动力岗位的供应量。而大学生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自然也摆脱不了这种供求失衡的影响。致使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就产生了就业难的困扰。
1.2 劳动力供给的错位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呈现各种变化,同时也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和劳动力。但是各高校的脚步总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只能通过固定的学制和专业批量提供某一种人才。毕业之后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出现短缺,更加剧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过剩,各高校培养的人才对于社会劳动力市场有一种滞后性,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人才模式不能够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错位已不可避免,就业也不可能达到充分,这是市场经济的调节产生的结果。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现状难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对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思考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