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三农”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3-09-04 14:20:56 |
文档分类: |
工商管理 |
浏览次数: |
52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三农”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 (需要:1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三农”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八亿农民的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安居乐业的问题,农村社会的安定问题是中国社会整体能否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只有农业得到了发展,才能有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说明国家富裕。所以说农村的改革是一切改革的基础,因此我党历来都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毫不动摇。 而“三农”问题是我党各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1978年我国率先在农村发起的改革并以磅礡之势推向全国,从此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革就是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这一举措打破了之前的生产效率低下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不仅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也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基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前是“吃大锅饭”那时叫生产队,大人们每天一起下田下地干活挣工分,一个工分就值二三角钱。粮食按人头定量每月分一次口粮,油也一样。到年底决算,有的人家有钱得,有的人家就超支,一般家里小孩多劳力少的肯定要超支,小孩少劳力多的就有钱得。不过那时能得钱的人家不多,因为大部分的人家里至少都有三四个小孩。我家就只有我爸妈两个劳力,而兄弟姐妹就八个,所以年年超支,每个月都不够吃,只好以红薯当钣吃。我那时还小,吃不饱的兹味记忆犹新。即便如此,却无可奈何。那时的农村没有其他的出路,也不可能让你干其他的,不可以随便离开生产队。大家一起受穷,一起挨饿。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工打,父母唯有告诉自已的小陔要好好读书,跳出农门离开农村才有出路。那时的农村让人感觉到实在没办法呆下去,可又没地方可去。人们郁闷,人们彷徨。。。。。。人们期盼改变现实,改变生活。所以农村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