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合宪性审查与宪法司法化 |
 |
上传会员: |
Mktv1520 |
提交日期: |
2022-03-07 22:22:58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11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合宪性审查与宪法司法化 (需要:5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12867
|
摘 要 通过对中国合宪性审查制度建设历史回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确立经历了宪法监督、备案审查、“宪法司法化”“违宪审查” 等尝试或探索过程,其中, “ 宪法司法化”(至少目前)已经被否定,其他具体机制得到了宪法或法律的确认。这些机制具有自身独特内涵,不仅仅是名称和方法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宪法监督的整体开放性框架下,中国建立了一种融宪法监督、备案审查、“违宪审查”、合宪性审查于一体的复合式宪法监督制度体系。 从形成的过程来看,中国合宪性审查制度建设不是一个理性的构造过程,也不是一个自然进化过程,主要是一个经验的积累过程,其指导思想沿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摸石头过河”,这也是中国在重要领域进行改革所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 宪法监督;宪法司法化;合宪性审查;
目 录 摘要 I 引言 1 一、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 (一)一九八二年宪法与宪法监督 2 (二)新时代中国合宪性审查制度 2 (三)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合宪性司法审查 2 二、“宪法司法化”作为合宪性审查的具体机制 3 (一)法院对中国“合宪性审查”具体机制的尝试 3 (二)宪法司法化的实现途径 3 三、合宪性审查的对象 4 (一)党内规章 4 (二)法律、法规 4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