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4-03-04 09:59:17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9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4773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出发,认真分析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统一的原因,认为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关系,法治国家所依赖的法律是有道德意蕴的良法,所调整的对象是特定的社会关系。
[关键词]:法律;道德;法治;德治
   
作为治国方略或者说作为调整社会秩序基本手段的法律与道德,究竟是“以德去刑”,或是“不务德而务法”抑或是“法德轮换”以至“法德合流”,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引起长期争鸣,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偏重“德治”,强调“德主刑辅”,孔子认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希望借助“德治”、“礼教”去掉“刑杀”而达到“无讼”之境。法家倚重“法治”,主张“以法为本”。韩非子认为,“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韩非子·显学》)。他认为,只有实行严刑峻法才能止奸,才能防止违法犯罪。儒家重视“德治”,法家重视“法治”立足于不
同的人性假设,各有其合理因素。道德作为基础性的调整手段,毕竟是一种软弱束,对无耻之人是形同虚设的,因此道德调控作用的成功发挥需要法律的援助;另一方面,没有道德的法律其存在就是不合法的,人们遵循它,只是害怕受惩罚,为了免除或减轻惩罚,人们会拼命地寻找法规中不完善之处,而这只会导致法律日益严酷,人们生活中遭受惩罚的恐惧之中,觉得到处受限制,这样法律的完善程度标明着社会成员的受奴役程度,而这显然与立法的目的相悖。所以我们应该赋予法律与道德以新的时代意义,坚持法制建没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德主刑辅、德法并用,也就是说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园,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文拟从对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入手,就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以及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大方略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略陈管见。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离婚案件中的未成年子女的保护 下一篇论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