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对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4-03-04 09:47:30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39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对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 (需要: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5182 对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
[摘要] 缓刑是对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项制度,它具有以下两大特点:(1)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2)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的可能性,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属于刑罚暂缓执行,即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具体包括:一是一般缓刑,二是战时缓刑。对现行缓刑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设置专门的监督考察机构,配备专职缓刑考察官,建立健全的缓刑考察、规章制度,规范缓刑考察处理程序,将能充分体现缓刑制度的功能,避免弊端,更好地发挥缓刑的真实效用。 [关键词] 缓刑制度 暂缓量刑 一般缓刑 战时缓刑
缓刑,是对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项刑罚制度。缓刑的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的可能性。如果遵守一定条件、一定期限之后,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违反一定条件原判刑罚仍须执行。在西方,缓刑最早产生于1842年的英国。那时,英国对具有悔改可能的初犯、少年犯采用训斥,并责令具结悔过,保证不再重犯,交付监督,然后予以释放的方法。但它还不是一种刑罚制度。而在我国,刑法典才从1954年开始起草,由于在其中多种原因,故此才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进行审议,最后于1979年7月1日获得一致通过,7月6日正式公布,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我国第一部刑法典正式诞生。缓刑作为一种制度起源于1870年北美波士顿的《缓刑法》,该法规定只适用于少年犯罪。187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颁布了《保护观察法》,把缓刑制度的适用对象由少年犯扩大到一般罪犯。1889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刑法学会议上,正式通过决议,将缓刑作为适用于一切犯罪的刑罚制度予以推广。此后,世界各国相继采用。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