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法律的实施与现实冲突的解决之道

法律的实施与现实冲突的解决之道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4-02-27 14:14:53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2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法律的实施与现实冲突的解决之道 (需要:2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8542
法律的实施与现实冲突的解决之道
[摘要]在当今社会,超前的立法与涣散的民间社会存在矛盾,先进的立法技术设计与社会实际也是脱节的。众多的纠纷发生时,国民不会考虑用法律来解决,有些法律甚至不会在法庭中提及,从社会经验来考虑,有些法条并不重要。进一步的问题是,立法中的很大一部分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连概况也不会了解,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有哪些法律存在。我们应该思考:这些法律为什么会与民间的生活无关?此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解决!
[关键词]社会 法律 传统 和谐
问题的提出:民间法在何处?
我们先按时间顺序从几则实例看起。
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乡镇自治施行法》第七条规定,凡居民必须参加宣誓典礼后,才能被登记为乡镇居民。同法第八条规定:“宣誓须亲自签名于誓词赴乡公所和镇公所举行宣誓典礼。”其誓词为:“正心诚意,当众宣誓,从此去旧更新,自立为国民,尽忠竭力,拥护中华民国,实行三民主义,采用五权宪法,务使政治修明,人民安乐,措国基于永固,维世界之和平。此誓。”且不论宣誓是否符合中国的传统习惯,仅就其誓词的内容而言,即为乡镇间教育程度低下的普通居民,尤其是农民所难理解。如果大多数民众不能理解其所宣誓言,那么无论如何庄严的典礼都是没有意义的,更不提亲赴乡镇工所对居民而言完全是一种扰民的负担。事实上,“民众能自动亲签誓词,正是赴场宣誓者,可谓绝无仅有。”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电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下一篇法律视域中的非婚同居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