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试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4-02-27 09:57:10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3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试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需要:2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8609 试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摘 要]信用证是在国际贸易中解决买卖双方互不信任、保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一种支付手段,是一种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的凭证。而信用证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却同时也为投机分子实施信用证欺诈提供了可能,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介绍信用证欺诈的成因及根据信用证欺诈的内容与欺诈人不同对信用证欺诈种类进行化分,同时也对防范信用证欺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信用证欺诈成因 种类 防范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支付手段,出现于19世纪后期。当时,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进口商、出口商互不信任的现象:进口商担心付款后收不到货,出口商担心发货后收不到款。于是,信用证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这种支付方式通过银行提供信用,使得不在交易现场的收付双方减少了在国际贸易中所承担的风险,在履行合同时找到了传统意义上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公平感与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 信用证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采用,一方面是因为由银行作为中介出面担保,交易可靠性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也与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息息相关。在一笔以信用证作为支付手段的交易中,银行只负责审查单据的表面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确定在“单证相符,单单相符”的情况下即履行付款责任,因而信用证的这种独立抽象原则也被誉为信用证交易的基石和支柱,长期以来得到银行界、商业界的推崇。然而,正如任何支付方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信用证交易的复杂性以及这种只关注单证相符的特点却同时也成为了产生信用证欺诈的主要根源。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