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文档题目:

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上传会员: panmeizi
提交日期: 2014-02-24 11:12:47
文档分类: 法律专业
浏览次数: 33
下载次数: 0
下载地址: 点击标题下载 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需要:2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下载提示: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文档介绍: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文档字数:
文档字数:3535
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论文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 有人将其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各国有关学者和专家都在潜心研究、分析并不断提出有力措施,加大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力度。但是,受认知能力差、人格不健全等主观因素以及社会环境不良等客观原因的综合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仍呈上升趋势。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特征,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笔者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以及司法实践,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作一粗浅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纠合  预谋  偶发  野蛮  报复心理  好胜猎奇  比照模仿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对少男少女应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在他们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趁热打铁”,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一些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6、17、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20至25岁,犯罪人数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13岁至20岁这个年龄段非常关键,如果引导不好,很可能酿成终生悲刷。
笔者认为,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基本心理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热门文档下载

相关文档下载

上一篇浅论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浅谈我国夫妻财产制

相关栏目

最新文档下载

推荐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