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到会员中心
|
文档题目: |
论我国间接正犯的几个理论问题 |
 |
上传会员: |
panmeizi |
提交日期: |
2014-02-24 10:22:40 |
文档分类: |
法律专业 |
浏览次数: |
35 |
下载次数: |
0
次 |
|
|
下载地址: |
论我国间接正犯的几个理论问题 (需要:8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
下载提示: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或用浏览器下载。不退出登录1小时内重复下载不扣积分。
|
文档介绍: |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全文可通过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获取。也可加管理员微信/QQ:17304545代下载。
|
文档字数: |
|
文档字数:4238 论我国间接正犯的几个理论问题 [摘 要] 我国刑法理论上并没有间接正犯这个概念,但是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它的需要却越来越明显,我们一直在给间接正犯做一个规范的定义,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的实践与运用。但是我国却存在着很多与间接正犯相似的犯罪概念,如教唆犯,片面正犯等等,我们在不断的研究间接正犯的外延,以便更好的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除此之外,我国法学家也在努力的用间接正犯的概念完善我国的刑法学说,以便解决一些处于边缘棱角犯罪行为的定性问题。 [关键词] 间接正犯 教唆犯 片面正犯 共犯 正犯 犯罪故意 客观利用物
一、间接正犯的初论 在我国刑法理论上其实并不存在间接正犯这个概念,但是间接正犯概念却早已存在在大陆法系中,而我国对间接正犯概念的理论研究却是近期才开始的,而间接正犯在我国引起的理论讨论正显示了间接正犯在我国理论实践中的实用性与必要性。但间接正犯的概念并不明确,“拿来主义”已行不通,只能在理论实践中摸索间接正犯的定义,但我国刑法理论界限中已有教唆犯这样类似于间接正犯的概念,间接正犯的主体资格就为我们首要解决得问题之一,如何才能称之为间接正犯,拥有何种条件成了讨论重点。
(本文由word文档网(www.wordocx.com)会员上传,如需要全文请注册成本站会员下载) |
|
|
|